茅爱武:“介入狂人”的医道和他的语录
来源:校工会 时间:2020-06-10 浏览:12468

[编者按]白衣为袍,驰援“疫”线。疫情发生以来的几个月中,广大医务工作者以维护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为最高使命,在疫情防控第一线日夜奋战,他们的奉献精神和大爱无疆的职业品格带给我们最多的感动和震撼。在上海交大,也有着许许多多投身于医疗卫生事业的优秀教职医务员工,在他们各自的领域诠释着为师之道和医者仁心。即日起,我们将开设「匠心交大」专栏,全方位、多角度展现交大医疗教育工作者对学术的赤诚之心、对工作的忠诚信念,对社会的热切关怀。

匠心宣言:认准的事坚持做,不放弃、不懈怠、不折腾、敢担当,尤其在困难中坚持干事创业,崇尚在实干中找办法、在实干中寻出路、在实干中抓机遇、在实干中谋发展。

茅爱武,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影像介入科主任医师。长期从事放射介入,主攻消化道肿瘤,在食管、气管、胆管以及胃肠道支架治疗技术做出重要创新成果。著作6部,SCI论文15篇,影响因子达72.799。发明专利转化应用形成显著经济效益,研发的支架畅销国内外。

主持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科学技术奖和发明奖5项、华夏医学科技奖、上海市医学科技奖、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奖等多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首届国家名医高峰论坛国之名医—卓越建树(2017)、首届“白求恩式好医生”提名奖(2017)、全国先进工作者(2015)、第七届健康中国十大新闻人物(2014)、中国名医百强榜—放射介入治疗科(2013)、第六届中国医师奖(2009)、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等荣誉。

他的绰号:“介入狂人”;他的医技:“无孔不入”;他的医德:众口赞誉!从医38年,他用仁心赢得病患的信赖,吸引了众多全国乃至国外患者前来求治;他的妙手得到同行的认可,化解了无数外院医治中救急补台的诊治难题;他以勇攀高峰的魄力,驰骋于医学科技舞台,取得了无数的荣誉。

虽然身处二级医院,但他以强烈的职业道德感投身于推动行业规范管理的建设,为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的组建成立做出巨大贡献—他就是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医学院附属同仁医院影像介入科主任医师茅爱武,一位毕生致力于介入放射医学的专家。

刻苦学习,接触“介入”医学

青年时代的茅爱武就立志成为一名医务工作者,救死扶伤、为人民服务。1976年20岁的他从卫校毕业后便开始参加工作,从事医学影像诊断工作。那时中国的影像医学并不发达,设备也不够完善,工作环境比较艰苦,很多人都不愿意干。出于对医学事业的热爱,茅爱武脚踏实地,坚守着自己的医学影像领域,别人不愿意干的工作他都抢着干,他视这一切都是学习的机会、都是人生的历练。在这个岗位上他一干就是十六年,日子虽然平淡,却十分充实;也正是这十六年影像医学知识的积累,为他后来从事介入医学的“掠土封疆”打下了坚实的专业基础。“人就像蝉一样,要想在高树上声震四方,就得先在地下不断挣扎,沉住气默默承受”。茅爱武视这段经历为人生的最宝贵的财富。

在那个年代,医生治病要么外科开刀、要么内科服药。外科开刀有一定的风险,并且会给患者带来深重的痛苦,内科服药见效相对慢,且对很多种疾病无能为力,尤其对那些肿瘤患者,有时候只能眼睁睁看着他们在无尽的痛苦中死去。这些都让茅爱武医师印象深刻,从那时起,他就希望能找到一种方法能改变这一切。1953年瑞典医师Seldinger首创经皮血管穿刺技术(Seldinger),此后Seldinger作为一项重要的技术被引用到多种疾病的诊治中,开启了人类医学从有创医学向微创或无创医学发展的崭新一页,介入放射医学由此形成。介入医师们以医学影像设备作引导,利用穿刺和导管技术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这种方法准确、创伤小、并发症少、疗效高、见效快、可重复性强,在临床治疗中占有重要地位,已逐渐形成现代医学第三大支柱。当20世纪80年代介入医学刚刚开始在中国大地上出现,茅爱武医师就敏锐地感觉到这将是医学诊疗领域的一场革命。在原科室老主任高中度医师的鼓励下,他义无反顾地投入到介入放射学的工作中,自1992年开始从事介入诊疗工作以来,他义务加班加点近万小时,自愿放弃几乎所有的工休假期;他主持和指导操作了万余例介入治疗手术,拯救了无数的濒危病人。茅爱武常说:医生是非常神圣的职业、因为我们的职责是救死扶伤,这是一种非常崇高的品质,所以我们每一位医务人员都应该热爱我们的职业,热爱是你努力的原动力;医学又是一门严谨的科学,因为我们面对的是一个个活生生的人。所以对于工作我们要有高度的责任心,一方面我们不能放松学习,真的是“活到老、学到老”,业务上精益求精、锐意进取;同时要勇于实践,不怕吃苦,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掌握各项技能,更好地为病患服务。另一方面,对待病人任何时候都要有做到认真、耐心、细致,善于在临床中发现问题并想办法去解决它。这样才能尽可能全面地了解病人的情况,不放过一丝蛛丝马迹。

近年来,医患关系紧张,也影响了医务工作者的思绪。茅爱武不时告诫自己及团队成员:医患关系紧张固然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但是作为医务人员,我们始终不能忘记救死扶伤的责任,不要认为“待病人如亲人”这句话已经过时了,我们对每一个病人都应该有爱心,同情他们的病痛,充分地和病人沟通交流,了解他们的真实想法、真实需要。只有这样才能让病人更好地配合我们做好治疗工作;才能激发我们高度的责任心,发挥自己最大的努力为病人救治,这正所谓“仁心仁术”。设想一个对自己病人没有爱心,整天只为利益左右的医生不会是一个合格的医生,他的工作也肯定做不好。应该抓紧美好光阴,努力学习、勇于实践,淡泊名利,安于奉献,把全身心投入临床医教研工作中。茅爱武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多年来他“对赠礼手不沾,对金钱眼不红”。病人不仅被他高超的医术所折服,更为他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高尚医德所感动,无论来自城市、农村;贫穷、富有,他总一视同仁,热情、耐心、细心,待病人如亲人。

科技创新,多项技术领先国内外

从一个普通医师,成长为专科主任、学科带头人。职位的变化,并没有改变茅爱武对医学研究的痴迷和对专业技术的执着追求。他主攻中晚期恶性肿瘤的介入诊治,引进和创新了50余项技术,对介入化疗应用建立了自己的独立见解,对消化道内支架应用形成了自己的技术特长,对晚期重症病例总结了独特的综合处理方法。经专家鉴定,他的多项技术达到国际先进、国内领先水平:放置小肠支架的数量、深度、安全性和成功率国内外领先;多项支架技术突破了常规,已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胰腺癌、胆管癌以及癌性疼痛的介入治疗取得优于传统方法的临床疗效。他收治病人中80%以上为慕名而至(其中60%由三甲医院相关学科专家推荐),他被邀本市三甲医院会诊疑难病例数百人次,国内会诊数千人次(其中高级首长会诊18人次),并成功收治多位被发达国家判为“不治”的外籍患者。他发明的新型食管及肠道支架已在国内普遍使用并大量出口海外,使企业获利,国家节汇,患者减负。他先后承担了卫生部“十年百项计划”、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上海市科学发展研究基金、上海市重大医学科研成果转化等项目11项,参与国家“九五”科技攻关、国家863等多项研究工作。在此期间他发表科研论文40余篇,100余次在全国性学术研讨会或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学习班上专题演讲或授课,分别在北京第19届国际放射学年会、维也纳第11届世界胃肠病大会、芝加哥第86届北美国际放射学年会、北京第2届世界华人消化大会、韩国第一届SGI等大型国际学术会议上共14次获发言资格。

辛勤的付出换来丰硕的成果,为此他先后获科研成果12项、技术专利4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上海市技术发明奖1项、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三等奖2项,获上海市医学奖、上海职工科技创新金点子奖、区医学科技奖等4项。

茅爱武的工作能力和学术水平也得到行业学会和同行专家的认同,身为二级医院的医生,他却承担了中国医师协会介入医师分会副会长、全国医师定期考核编辑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医学促进会胃病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诊疗专业委员会常委;亚太肿瘤介入学会委员;中国医师协会放射医师分会委员;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介入学组委员、上海医师协会理事、上海医学专家编辑委员会委员、上海放射学会介入学组副组长、上海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学术团体重要职务。由他发起组建的全国医师定期考核介入放射专业编辑委员会,得到卫生部和中国医师协会的批准并开始了实质性工作,从而为我国介入放射学改变无序发展现状,建立规范化学科管理奠定了基础。

承前启后,学科建设传帮带

茅爱武医师说,他的成功源于前主任高中度的精心扶持和培养,他的成绩和成果离不开高中度的科室,更离不开他的团队。而茅爱武主持的科室的发展和团队的成长,同样凝聚了他的辛勤耕耘和精心培养。

2003年茅爱武任上海市同仁医院介入诊疗科主任,同年顺利入选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和长宁区“特色临床诊疗中心”,并在此后的多轮评审验收中名列前茅。2004年专科荣获上海市红旗班组,2007年再获上海市劳模集体殊荣。2010年科室成为长宁区“硕博士创新实践基地”,2011年成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2012年入选上海市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茅爱武主任10年辛勤的耕耘,同仁医院介入科已经成长壮大为集介入微创诊疗操作和临床医疗诊治及护理为一体,科学管理和规范运作为特点的具有较强的医、教、研复合功能的综合性介入临床诊疗中心,年收治病人1 800余人次,年介入手术3 000余台次,诊治病种涉及人体绝大多数脏器。在医疗业务发展的同时,培养和孕育了可观的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来自全国的进修医生100余名,带教各地医学院校荐送的硕博士基地学员20名(硕士13名,博士5名)、博士后2名;中心本部11名医生中晋升主任医师2名,副主任医师3名,主治医师3名,已获硕士学位4名,在读博士2名,在读硕士5名。学科梯队中承担国家级科学自然基金青年项目1项,上海市卫生局重大课题1人,承担区级课题3人,有5人在全国性学术会议上作专题讲座和发言20人次,在国际会议发言3人次。

有媒体采访茅爱武的时候问他,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你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他朴实地笑着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想,我的梦想就是做一名好医生,为构建医患和谐的桥梁尽一分力量。茅爱武作为一名医者,平凡而普通,但他坚持把份内的事情做得完美,把看似平凡的事情做得精彩!以做医生应做的事情为荣,尽医生应尽的责任为乐,用无声的行动一次次上演了拯救生命的奇迹。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