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大要闻
[我的战疫观察]当媒体报道交大“战疫”的时候,媒体在报道什么?
3月31日,人民网发表评论文章《防疫关键阶段的上海,需要更多温暖和信心》。里面写到:比反思更重要的是温暖,比黄金更重要的是信心。当此之际,这座苦战疫情的城市,最需要的是战友的鼓劲,是同胞的温暖。
此时,回看近一个月的交大“战疫”,正是“温暖”与“信心”这两个关键词贯穿始终。也正是围绕这两个词所展现出的壮阔图景与动人故事,引发了媒体对交大“战疫”的关注与报道。
“今天申城的这座校园,有点暖。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今日开展相关筛查,生机勃勃的校园清冷起来,然而网络空间里一场温暖的守望相助悄然开始了……”
溯洄从之,媒体欧宝app官网最新入口校园抗疫最早的报道见于《新民晚报》客户端,题为《有被暖到!当疫情防控来到面前,上海交大的师生做了这件事……》。报道了学校师生第一时间建立“互助文档”,彼此关心、守望相助的感人故事。而从这一刻开始,“温暖”这抹交大“战疫”的底色就开始了铺陈,为明亮而向上的画卷定好了基调。接着便有了《深夜交大学生志愿者向核酸采样的医护工作者鞠躬致谢“你们辛苦啦!”》的报道。师生之间、同窗之间、与医护之间的“温情”时刻,无处不在。一时间,我们从媒体的报道上可以充分的感受到,因疫情而“倒春寒”的交大校园正浸润在这种师生共建的“温暖”之中。虽慌张却不脱序,虽紧张却不战栗。
当更严格的“足不出户”措施出台后,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疫情,面对曙光前的混沌,大家对“信心”的渴求油然而生,也跃然纸上。信心从哪来?在一个三万人的校园中,在一个全体交大人的命运共同体中,“师”与“生”这两个每所学校最基本的“单元”,犹如DNA的双螺旋结构那样彼此缠绕,有机地连接在一起。“信心”便从这生命旺盛的“命运共同体”中应运而生。而其中的代表“送餐天团”陆续登上媒体版面、热搜词条、朋友圈刷屏。
这是个并不复杂的质朴故事,却拥有着最纯粹的感人至深。因为,媒体也发现交大的“送餐天团”从不是一个单向的,只是有关“送餐”的故事,更不是英雄式的赞歌,它是交大“师”与“生”互为主角,共同谱写的美好乐章。媒体的报道中不仅有将“理论算法”“科研发明”引入服务的高学历送餐发明家,还有让盒饭乘上歌声翅膀的送餐领唱员,递交入党申请书的研究星系动力学与银河系的“送饭超人”;另一面,则是同学们齐声高喊的一句句“谢谢老师”,留言中的一句句“求求了,让老师先吃”,同学们为感谢老师而用床单画出的巨幅画作,递交入党申请书的本科生志愿者……这些新华社、央视、《解放日报》、《文汇报》、《中国教育报》等媒体,都看到了,都写下了,都告诉大家了。因为这种美好,和因美好而带来的必胜“信心”不仅属于交大,更属于每个身处疫情的中国人。
交大“战疫”的“信心”当然不止“送餐天团”,同为一家人的附属医院支援、不同校区的互动加油、各类志愿者的逆行与奉献,所有的一切都在诠释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词“共克时艰”。《人民日报》客户端专栏“大江东”用首屏推荐的一篇长文系统报道了交大疫情防控的各项措施,得出了这样的结论:
真是“别人家的大学”,哪怕是遇上疫情,也能不经意间秀出自豪和底气,还能让你羡慕。
而这也是该专栏报道上海本轮疫情的第二篇文章。
当然,如果媒体报道交大的“战疫”只是温情故事、信心呼喊,显然很不全面。总能让社会大众有辨识度的,当然是上海交大自己卓尔不群的气质和作为。这种独特是什么?从标题也能略知一二:
《核酸全阴的一周,他们赶做了7000多份学历学位证书,哪怕毕业典礼仍在延迟》、《“今天的浪漫是小苍兰和郁金香!”上海交大育种基地的花开了》、《5个半小时3万+人!直击上海交大风雨中的第N次核酸检测》、《五位交大男生启动设计会爬楼的核酸自测小车,期待奇思妙想成真!》、《沪鄂一家亲,疫情下“生煎包”与“热干面”双向奔赴》、《交大同学们别怕,英雄编号9110,来了!》、《云上作业、在线助教……看上海交大如何开展线上教学》……
看完这些标题,相信你也会学会这句媒体,特别是新媒体喜欢使用的句式:“虽然不可思议,但这是交大,也很正常。”
生动,是因为这是一线的故事,感人,是因为这是师生的日常。
无论是“大我”还是“小我”,在这场校园“战疫”中,交大的“我”在媒体敏锐的观察中从未缺席。这个“我”是交大师生,也是广义的“交大人”。因为从未缺席,才有了给予了我们无穷力量的“温暖”与“信心”。
“我看到媒体报道了,交大老师同学们都很给力,东川路800号肯定稳得住,上海也是。加油!”关心学校的人发来短信,已从最初的紧张与担心变成了现在的乐观与积极。你看,这种“温暖”与“信心”,已从校园飞出,传向浦江两岸,也传向祖国各地。人民网的网评文章最后说:上海是一座光荣的城市,让我们给上海更多的温暖和信心。这也是给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温暖和信心!
身处这座光荣城市的上海交大,正共同守“沪”的交大人,深以为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