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战疫进行时]为有源头活水来,设计师生在抗疫一线上好“大思政课”
(注:转自人民日报、央视频)
(点击图片观看视频)
守好课堂主渠道,
留校志愿者老师一线育人
他是普通教师王宏卫,在上海交大设计学院承担《造型基础2》这门课。3月9日这天,有早8课程的他一大早匆匆赶到学校。谁知这一天开始,交大疫情防控采取闭环管理,王老师因此被封闭在了学校。为保证同学们可以准点吃上热腾腾的三餐,每天早上、中午、晚上,他都会与送餐团队准时将餐品送到同学们宿舍楼下,同学们一声声的“老师,辛苦了”,让这繁重的工作,给大家心里送来一抹温暖。
可以送餐给同学们解决疫情期间的吃饭问题,那课程怎么办呢?作为《造型基础2》和通识课程《绘画基础》任课教师,王老师沉着应对,他开始忙碌了。《造型基础2》这门以实践为重的课程,因为疫情场地的限制而变得比平常更加难以开展。
“停课不停学,防疫抗疫都是一个阶段的困难,学习要继续。”教书育人的职责时刻挂在王宏卫心头:“我是专业课老师,专业课受限制了,那我就把学校抗疫的场景画下来,作为线上教学课程内容”。王老师开始了新的上课模式。
摄影:欧格孜汗·希尔艾力
摄影:欧格孜汗·希尔艾力
封闭在学校没有太多作画工具,王宏卫用手里仅有的工具进行素描创作。工具有限,但他用手中的画笔传递着奋力抗疫的旋律,用坚硬的笔触呈现对逆风而行的赞叹。课堂上,他也会将自己的感受分享给同学们听,让同学们调整好自己情绪,携手共同抗疫。课堂因为战疫有了新主题。令他惊喜的是,同学们虽然只能挤在狭小的宿舍作画,却是比平时画的更为认真。王老师还未来得及深入讲解的色彩的调配与运用已经被一些同学学得有模有样,而且王老师在平时额外多做的视频课件也为同学们的学习带来很大方便。这门课程的上课效率也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共同努力下做到了不弱于平时的线下教学。基于前期的积累和思考,任课老师团队当前正在深入推进,课程中体系化地运用战疫资源,让学生在课程之中思考当代青年学子应有的担当与作为。
“每次下课时,同学们都开心得和我相约下次见”,听到同学们一声声“老师辛苦了”,王宏卫感觉仿佛有了更足的干劲。“同学们觉得我在一线抗疫很辛苦,为了体谅和感谢我,更加刻苦努力的学习了。”王老师很高兴:“疫情是暂时的困难,抗疫的素材融入到了课堂教学之中,这是另一种思政教育。”
《抗疫者肖像系列—核酸检测的医生》作者 | 王宏卫
《设计送餐天团》作者 | 王宏卫
《抗疫送餐系列一》作者 | 王宏卫
《抗疫送餐系列二》作者 | 王宏卫
《抗疫送餐系列三》作者 | 王宏卫
《抗疫肖像系列一》作者 | 王宏卫
《抗疫肖像系列二》作者 | 王宏卫
抗疫素材融入思政育人,
打造实践育人“大思政课”
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用好实践铸魂育人,一直以来都是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的优良传统。将思政教育融入专业课堂,正是学校用“大思政课”育人的生动体现。
将思政教育融入课堂,也是设计学院坚持已久的传统。作为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课程思政试点学院,学院一直坚持科艺融合、实践育人,充分挖掘课程思政元素,将智能制造、绿色低碳、大健康设计、中华传统文化传承等内容融入到课程当中,以各类生动有趣的设计创作案例来辅助教学。正是有了长久的积累,疫情突发也涌现出一批以身作则奋战在一线的人和事,牢牢抓住战疫“现场教学”的大好时机,将抗疫精神及其背后的鲜活案例及时融入教材、形成案例库,成为深刻的“大思政课”。
设计系刘钊老师,作为工业设计班主任的他,第一时间请命返校,给予同学们心理上更多的关怀与支持。为确保学生身心健康,他积极通过班会、微信、腾讯视频等多样的方式,与同学们紧密联系,并分享一些他在封校期间的个人感触和一些防疫抗疫的感人事迹,传递出满满的抗疫正能量,及时将疫情防控的育人素材转化为生动鲜明的教学课堂。党委书记张丹丹第一时间逆行而上成为设计“丹”当;长聘教授科研副院长车生泉秒变“外卖小哥”……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什么叫责任和担当,也成为大思政育人的生动案例和写照,鼓舞着师生齐心协力,共克时艰。
在老师的影响带动下,设计学子们也纷纷用手中的画笔,以设计人专属的方式记录下这些感人时刻,成为大思政课最鲜活的素材和最生动的育人实践,构建出师生同心的“大思政课”格局。
作者 | 设计学院 王丹序
作者 | 设计学院 濮亦凡
作者 | 设计学院 黄彦超
作者 | 设计学院 刘天一
作者 | 设计学院 张晨楠
作者 | 设计学院 张子扬
作者 | 设计学院 袁语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