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新闻
[战疫进行时]“师生战疫 云端读书”:凯原法学院经济法学科举办教师学术科研经验分享会
“师生战役、云端读书”!2022年3月23日19点,凯原法学院经济法学科教师学术科研经验分享暨第70期读书报告会受疫情影响,改为在线上召开。学科组王先林教授、李剑教授、侯利阳教授、王桦宇副教授、李俊明老师、尚立娜老师以及五十余位硕士、博士研究生参加了会议。
本期读书会分为教师分享环节和读书报告环节。
教师分享环节由王先林教授主持,李剑教授、侯利阳教授、王桦宇副教授进行学术科研经验分享。
李剑教授分享了近一段时间以来的读书清单,并为同学们精心推荐了7本中、外学术著作和经典读物,内容涵盖法学、社会学、经济学、文学、心理学等多个学科。他勉励同学们,要不断拓宽阅读面,构建跨学科的知识体系,在阅读中思考,在思考中写作。
侯利阳教授就自己的学术写作心得和科研经验进行了分享。他认为,一篇优质的学术论文必须经历广泛而深度地阅读和分层次写作这两个阶段。他建议,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应将主要精力放在相关文献的精读上,并借助阅读笔记的方式加深对文献的理解。同时,要敢于动笔、勤于动笔,严格按照学术规范将自己的思考转化为论文。
王桦宇副教授对同学们提出了四点希望。一是要让兴趣成为自己的老师,基于研究旨趣进行科研积累,二是要做世俗中的一股清流,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三是秉持天道酬勤的信念,业精于勤;四是注重学术研究中的团队精神,加强合作。
读书报告环节由2019级博士生方翔主持,2020级博士生李中衡、2020级硕士生胡寅进行读书报告。李中衡同学报告的主题为“关于‘反托拉斯民粹主义’基本概念的辨析与疑问”。他提出,近年来,“民粹主义思潮”在世界范围内复兴。作为长期得到政治学界体系化研究的对象,“民粹主义”四个字也逐渐开始进入国内法学研究者的视野,并得到探讨。但对于民粹主义在政治学中的基本学术演进过程及其在法学研究中所应当被给予的适当定位,不少研究往往以极为简略的政治学概念复述一笔带过,这使得相关学术探讨可能无法达到法学与政治学兼容并蓄的“跨学科研究”要求。本次分享,他试图从美国反垄断学界已经得到公认的“反垄断法民粹主义”出发,尝试为法学研究视野下“民粹主义”这一传统政治学概念的有价值学术讨论贡献一点最基本的思路与想法。
胡寅同学报告的主题为“反垄断个人责任认定模式的选择——以美国经验为鉴”。在报告中他指出,最近公开征求意见的《反垄断法(修正草案)》中加入了反垄断个人责任制度,反垄断法律责任体系将从单罚制转变为双罚制。但是,《草案》的规定并没有明确认定个人责任的行为模式,即何种行为会引发反垄断个人责任。对此,胡寅的报告提出,相关规则的完善可以参考美国反垄断个人责任制度的立法和司法经验。他认为,作为立法后进国家,中国反垄断个人责任制度的构建可以在借鉴美国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特点,选择一种具备更好威慑和预防效果的认定模式。
报告结束后,2018级博士生吴佩乘、2020级博士生曹汇、2020级硕士生喻岚参与评议,两位报告人与在场的其他同学进行了精彩的互动和交流。随后,正在比利时鲁汶大学交流访问的2017级博士生詹馥静同学还就访学的体会进行了分享交流。
学院经济法学科自设立起即建立了定期读书报告会制度,目前已经累计举办70期,现已逐渐建立起由研究生“自主选题、自主组织、自主管理”的运行模式,学科的硕士生、博士生组成若干读书小组,轮流担任各期读书报告会的主持、发言和与谈环节的负责人,学科老师仅进行必要的辅导和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