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源》拾年
野火烧不尽 寸草春又生——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文学社简史
— 《思源》拾年编者按:
2010年,《思源》杂志创刊之际,即赋予并秉承了“担负交大人精神家园、情感纽带与交流空间的使命”,成为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独具特色的系列刊物之一。2020年,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校友会会刊《思源》杂志创刊十周年。十载岁月、相知相伴。经编委会讨论后决定,编辑部精选十年来读者反馈喜爱度最高的二十余篇校友回忆文章编入《思源》杂志第四十期,以“学在交大”“我的年级我的班”“缤纷校园”三个版块,较为全面地呈现不同时代背景下交大人的校园学习和生活,深挖交大人的情感故事和精神内核,传承交大独特的校园和校友文化,力求让读者有兴致有共鸣,在文字间畅游的同时也有所感、有所思、有所悟。
小草才露头角——《寸草》诞生
1983年3月,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电工及计算机科学系(三系)学生张佩星,携手同系同学黄纬、罗丹霞、邓海雍等,创办了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文学刊物——《寸草》,由张佩星任主编、黄纬任副主编。起初的刊物,均是在蜡纸上手工刻字、然后手推滚筒一页一页地人工油印。一百来份不到10页的刊物,竟然迫使同学们通宵达旦,干了好多个晚上。这些如今价值连城的刊物,当初的形式之简陋、印刷之粗糙、条件之艰苦,反倒衬托出了学子们对文学的酷爱与执着之心。当时,《寸草》首期作品均出自三系同学手笔,但刊物发行后,却受到整个交大同学的关注。从第2期起,其他系的同学纷纷投稿发表作品,《寸草》马上变成了整个交大的文学刊物。
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文学刊物——《寸草》
1983年9月,借《寸草》第3期出版之机,主编张佩星与李文斐、罗丹霞、曹永兴、陈瑛、曹菊生等同学携手创建了中国第一个理工科大学生综合文学社团——交大寸草社。这个以三系为原点的社团,由李文斐、曹永兴、陈瑛、杨少中等先后担任正副社长,并得到了系里领导和老师的支持。而在此之前的1981和1982两年内,由野蔓、黑子等联手创办的、纯粹以诗歌为载体的《逆光》诗刊,发行数期,引人瞩目,为交大学生文学的兴起也作出过不可磨灭的贡献。而作为寸草社社刊的综合文学杂志《寸草》,则继续强势扩大着她的影响力。在主编张佩星、副主编黄纬和陈瑛等的领导下,在社团骨干曹菊生、湾仔、罗丹霞、朱世平、孙伟、朱曦、夏佩群、唐建伟等的共同努力下,《寸草》茁壮成长,吸引了大批文学青年,并因此奠定了日后交大文学社成立的基础。甚至到了83年11月出版的第4期,《寸草》开始发表全国各地高校大学生投稿的文学作品。1984年3月,《寸草》诞生一周年之际,张佩星带队拜访30年代老诗人辛迪,老人在周年刊《寸草》第5期上,为大学生欣然题字:寸草迎春阳,长遍天涯路。短短一年的时间,手刻油印版的《寸草》总共编印了五期,影响波及各地高校,而这仅仅是故事的开始。
出版中国第一本大学生铅印诗集《鸽哨》
然而,铅印自己的作品,一直是同学们的梦!1984年6月,在张佩星、邓海雍、李文斐、冯秋霞、曹菊生、曹永兴、沙涛、黄玮等编委同学的不懈努力之下,由寸草社汇编的、铅印版的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诗集——交大学生诗集《鸽哨》问世了。这是一本里程碑式的诗集!要知道在那个年代,由于经济、政治和社会等方面因素的限制,学生社团要印刷、出版自己的刊物或书籍,几如登天。大多数情况下,大学生们只能采用“刀耕火种”方式、也就是刻蜡纸的方式,来实现这种使命。而想用铅印方式印刷自编的诗集,那是只有在梦中才能实现的事儿。当时的这种困难程度,对于今人来说绝对是无法想象的。然而,上海交大的理工科大学生们,却把梦变成了现实,缔造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本大学生自编的铅印诗集——《鸽哨》。
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诗集《鸽哨》
《鸽哨》不仅仅在上海交大引起轰动和争购,而且对全国大学生乃至各界人士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诗集由张佩星、邓海雍主编,辑录了校园诗人沙涛(湾仔)、曹菊生、张海燕、张佩星(步泰尘/消得)、野蔓、阿西(曹永兴)、邓海雍、左岚、曹梅芬、杳星(谢炯)、钱子敏、冯秋霞、石吾、王传庆、刘榛榛、林青、蛮荒、雁力(廖燕丽)、潺潺(冯燕君)、周翔、殷卫海、晓冰、陈翔鹰、柳兰、徐广涵、杭杭(张杭)、黑子(林文彤)、义夫(李文斐)等的诗作。这些诗,读起来是那么的清新迷人、脍炙人口,倾倒了青春学子无数。当年的《青年报》还为此开辟专版,从中选取了湾仔、潺潺、徐广涵等人的作品在报上发表。而让大学生们最感动的,是交大校门外一家叫做“自立书店”的个体户。张佩星多次拜访书店,同小店老板沟通,终于,那位女老板冒着销售“非正规”出版物的危险,把《鸽哨》放上了她的柜台。上柜没几天,就被社会读者抢购一空。再次送货到小店的那一刻,往往是社员们最开心的时刻。这位30来岁的小店女老板长得非常漂亮,尽管脸的一侧有一大块褐色疤痕,但她的美丽和善良让学子们依然心动,成为心中的女神,并至今难忘。
创建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文学社
1984年11月6日,以寸草社为根基的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文学社宣告成立,《寸草》也众望所归地成为交大文学社的社刊。创始人张佩星出任交大文学社首任社长,张佩星和周翔出任社刊《寸草》主编。文学社邀请了校领导刘克、王宗光作为名誉社长,还邀请了臧克家、丁玲、秦牧等10余位文学大师以及校报、校团委老师作为顾问。臧克家、秦牧等大师们写来贺信,为文学社造势,给同学们鼓励。同步出版的文学社创刊号《寸草》第6期,已从手工刻字变成打字油印,字体变得清晰了,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加入文学社的同学越来越多,刊物也厚了许多。文学社经常举办诗歌朗诵会、创作座谈会、文学沙龙聚会、旅游写作体验活动等,举行“寸草文学大奖”评选活动等。除了定期出版《寸草》社刊,文学社还不定期出版《寸草报》、分类作品专刊、获奖作品专刊等,并联合交大校报、研究生通讯杂志等联合办报或开辟专栏。全校的学子们从自己每月的饭钱中抠出一分钱两分钱,积蓄起来“购买”文学社编印的刊物、报纸和书籍,以这种特殊的捐助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喜爱和对交大文学事业的支持,帮助文学社有后续资金购买纸张和油墨,出版学子们喜欢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刊物。团委姜斯宪、高国富老师,校报田磊老师及学生会、研究生会等,先后给予文学社经费及其他各式的支持。在创社社长张佩星、第二任社长周翔、第三任社长叶天蔚以及文学社理事曹菊生、杨民珺、华崇东、陈昊、霍历洋、朱年平、许华乔、冯燕君、曹明华,以及骨干成员沙涛、周淳、邓海雍、冯秋霞、吴琪、邹菊铭、陈慧、陈军、吴伟卿、殷卫海、徐广涵、张海燕、屠锦洪等各系、各届同学前赴后继的努力之下,交大文学社搞得分外红火,经常导演具有轰动效应的活动或事件,成为当时交大号召力首屈一指的学生社团,其聚变效应甚至蔓延至全国各地。有时候,文学社的活动广告一出,告示栏前就会围上一圈学生,指指点点。有一次,有个同学“指责”社员们写的朦胧诗看不懂,社长张佩星灵机一动,用大白纸为新一期《寸草》的发行写了一个广告,贴在告示栏醒目处,题目是——“看不懂,使劲看”,试图以一种谐谑的姿态来吸引大家对《寸草》的关注。紧接着,又以《看不懂,使劲看》为题,写了一篇寸草编辑手记,发表在《上海交大校报》上。不消说,结果当然是引起一波更大的争论。而更没想到的是,就是这么一句“看不懂,使劲看”,居然过了30年,还让人记忆犹新,在中国、美国、欧洲等地不时被校友们津津有味地提起,或拿来互相开玩笑。
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文学社创刊号《寸草》第六期
交大文学社创始人、《寸草》创刊人张佩星社长、第二任社长周翔(右)、第三任社长叶天蔚(左)1986年在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大草坪
在上海西南角梧桐林立的华山路上,有一座古色古香的大门,入得大门,右侧是一栋建于1918年的建筑,这就是欧宝app官方网站下载和它的老图书馆。图书馆前有一个大草坪,每当夜幕降临,就会有同学陆陆续续来到这里,繁重功课之余来此舒展一下肢体,呼吸一口新鲜空气,或者自习完成之后,在此席地而坐,谈心交流。这里,当仁不让也是文学社社友常常聚会的地方。星空之下,社友们交流创作的心得,策划下一期的刊物或报纸;社友们谈天论地、说古道今,碰撞思想、指点江山;社友们含蓄倾诉,低眉避视,情窦初开。社友们喜欢把这里叫做“夜草坪”,夜草坪孕育和诞生了整整一代的作品、一代的爱情、一代的精神、一代的人文。当然,交大文学社的辐射半 径 绝不会囿于交大校园。文学社经常联合复旦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其他高校的文学社团以及《文学报》、上海作家协会等,召开诗会、作品交流会、作家恳谈会等,实现了大学人文精神、文学观点、审美趋向对于外部社会的辐射和更广泛受众的覆盖。
残旧的老照片,记录了一次让人难以忘怀的出游写作活动
《文汇报》、《青年报》、《星星诗刊》、《文学报》、《作家与企业家报》、《上海交大校报》等官方报刊杂志对交大文学社的上述活动以及社员创作情况等的报道,也时常见诸报端。在一个思想无羁、文采飞扬、激情喷涌的年代,历史注定会在某个时刻,为交大文学史带来它的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这个时刻,就是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这个特定的时间点上,人们看到了:诗歌和散文两栖的张佩星及其代表作《我歌唱咖啡和喝咖啡的人们》和《世纪初的告别》,诗歌散文小说三栖的周翔及其代表作《归》、《骗局》和《岛》,散文大家曹菊生的《碗老大》,曹明华的《因为有了秘密》,许华乔的《河与天和他的白描》,散文诗高手潺潺的《拾草集》,以及校园诗人湾仔的《鸽哨》、黑子的《命运》和杳星的《把痛苦的名片》……
各地报刊报道文学社活动
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散文集《告别世纪初》面世
1986年4月,交大的莘莘学子迎来了交大文学的第二个里程碑。在编委会张佩星、周翔、曹菊生、叶天蔚、杨民珺、华崇东、周淳等的执着追求和发奋工作之下,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铅印散文集《告别世纪初》问世了。这本散文集汇集了交大学子历年来的优秀作品,思想深邃、文采耀人、才气飘溢,让人们对理工科大学生的文学功底刮目相看。散文集收录了张佩星、曹菊生、周翔、杨民珺、许华乔、曹明华、萧樱、吴伟卿、殷卫海、周淳、吴琦、华崇东、屠锦洪、伊人、冯秋霞、潺潺、叶天蔚等人的作品。散文集由张佩星、周翔、叶天蔚、杨民珺担任责任编辑,散文绘画俱佳的曹菊生设计了封面和插图。著名作家秦牧、赵丽宏为之作序。《告别世纪初》受到同学们热烈追捧甚至疯抢,各地官方权威文学刊物如《散文》、《萌芽》等纷纷选取其中作品加以刊载,包括张佩星、曹菊生、许华乔、杨民珺、冯燕君、殷卫海、曹明华等人的多篇散文作品被多次发表和转载,在社会上掀起了校园散文潮。
中国第一本理工科大学生散文集《告别世纪初》
散文集的发行,为交大学生文学进一步走向社会,拓宽了渠道,奠定了基础。那年年底(1986年12月),文学社理事曹明华同学的《一个女大学生的手记》由上海文化出版社官方出版发行,轰动全国,总印数50余万,作者后来成为中国第一位理工科大学毕业的作家协会会员。当年莘莘学子的散文集,至今读来,仍然那么的回肠荡气、那么的意犹未尽。
一个又一个里程碑
除了以上的大学生诗歌合集和散文合集,交大文学社还在1985年6月编印了张佩星、周翔两人诗集《我把你们看得很高》,1986年10月,铅印了张佩星、周翔、叶天蔚三人诗集《另一种寂静》,从而把理工科大学生的诗歌创作推上了一个顶峰。诗集由杨民珺等担任责任编辑,曹菊生设计了封面和插图。《萌芽》、《绿风》等杂志多次选编发表了其中的诗作,张佩星还获得《绿风》诗刊的诗歌新秀奖。从1983年3月至1986年3月,在社长兼主编张佩星的领导下,交大文学社总共出版了《寸草》社刊十期、《寸草》社报及合刊三期、诗集三本、散文集一本。到了后期,《寸草》不仅仅发表交大同学的作品,还开辟专栏发表其他高校甚至已毕业大学生的作品,影响之广可见一斑。
《寸草》1-10期
交大文学社社员们的各类文学作品,在中国各省市级的官方报刊杂志上被转载发表,如《散文》、《萌芽》、《绿风诗刊》、《诗人》、《飞天》、《福建文学》、《广西文学》等等,获得各种诗歌奖、散文奖等,并多次入选甚至很多年后仍被反复辑入各家官方出版社出版的校园诗人诗选、校园散文选集等,或在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播出。
当年,全国权威文学刊物发表和转载交大文学社社员的作品。
很多年后,其中的作品仍被各家官方出版社反复辑入当代校园诗人诗选、校园散文选集。
1986 年12月,上海交大文学社荣获上海青年文联和共青团上海市委联合颁发的“敦煌文学奖——优秀文学社团奖”。当时,获此殊荣的只有两家:上海交大文学社和复旦大学文学社。那时候,很多大学的文学社包括复旦在内,都是中文系创办的,而只有上海交大文学社,是由一帮纯理科生创办的。在文科大学文学社林立的格局下,上海交大这个独一无二的理科生文学社,却摘得了桂冠。1986年底,周翔接任社长;1987年秋,叶天蔚成为第三任社长。再后来,文学社被诗会、作品朗诵会等替代,两位继任社长曾经在交大总部、香花桥分部等举办过颇有声势的“黑白诗会”等,并与各高校经常互动。虽然刊物不再,但像周翔、叶天蔚这种真诗人,即便毕业后,诗兴仍然不逊当年,常有佳作问世,并在高校诗朗诵会上为交大争得荣誉。从1983年寸草萌芽,到1985年绿荫遍地,再到1986年交大大学生文学事业巅峰来临,及至1990年交大文学社阶段性谢幕,时光为这个世界带来了《寸草》、《鸽哨》、《告别世纪初》等等优秀的作品,带来了创造这些人文财富的、才华横溢的一代精英才俊。
伴随寸草长成大草的同行者
在交大文学社的成长过程中,除了上述这些对中国当代自由文学史作出卓越贡献的、才华横溢的“理工科诗人”或“理工科作家”值得让历史记住之外,历史还应该感谢对大学生们给予道义上、精神上和经费上不同支持的交大领导、老师、学生会干部,他们是刘克、王宗光、田磊、高国富、曹子真、姜斯宪、胡进、陆巍、王珏等,还应该感谢为文学社助威、为大学生出版物作序、给大学生指导的那些著名作家和诗人,他们是:臧克家、丁玲、秦牧、辛笛、杜宣、峻青、赵丽宏、王也、宁宇、陈村……这些人中,有的已经溘然先逝、有的正是我们国家当今的领导干部、有的则成了世界各国商界的企业栋梁、也有的以普通人的方式悠然地生活着,不管是怎样的一种人,历史长河会在大学生文学社这一条浪花四溅的支流上,铭记他们。一期又一期的书刊翻烂了,一届又一届的同学们告别了。一个并不怎么官方的社团以及她的或正式出版、或并无出版号的刊物,却深深植入了一代大学生的心中,得到了社会和人民的认可。随着毕业,随着同学们奔赴各地,《寸草》、《告别世纪初》、《鸽哨》、《另一种寂静》等刊物和著作,流传到了中国各地乃至欧美各地,渐渐地成了世界的珍藏……